最新文章
EP1K30QC208-3嵌入式元器件
這些年來通信設備的帶寬不斷提高,信息內容也越來越多樣化,但仍然無法滿足廣大用戶的要求。用戶的要求越高,通信設備便要加設更多數字信號處理器、現場可編程門陣列以及數字特殊應用集成電路,以致負載數目越來越多,加上負載本身也越趨復雜,令傳統的電源分配結構無法滿足新功能的供電要求。圖1所示的傳統式電源分配結構采用已隔離的多輸出模塊式直流/直流轉換器(磚塊),而且每張插卡分別設有自己的轉換器。這個結構的每一負載電流都相當高,令每一轉換器磚塊與每一負載點之間的個人電腦電路板線跡出現ir壓降,導致電壓極不穩定。 解決辦法是將隔離屏障、降壓及負載點穩壓分為兩個不同的轉換級,以取代多輸出轉換器磚塊。這個結構上的改變(參看圖2)也有其本身的問題要解決;例如,每一轉換級必須占用不超過原有解決方案體積的一半空間,而且整體來說串行組合也必須能夠發揮更高的效率。 這個結構一般采用成本較低而穩壓效果較差的初級轉換級執行絕緣及降壓功能,而負載點附近則另有效率較高的高精度次級轉換級。這個初級轉換級稱為中間總線轉換器(ibc)。
一般來說,中間總線轉換器會為變壓器設定“伏×秒”這個恒定乘積,以穩定線路電壓,但負載點穩壓的效果一般都差強人意,電壓波幅一般約為±10%。 整個穩壓過程通常就在初級線圈內完成,初級線圈更負責監控由初級線圈按照匝數比反射至輔助線圈的輸出電壓。系統啟動后,輔助線圈也會為初級線圈控制電路、驅動電路及穩壓電路提供供電。相比之下,設于負載點的穩壓器可以為負載提供極穩定的穩壓效果,電壓波幅一般不會超過±1%,而且不用隔離。電信系統的初級線圈電源分配總線都在-36至-72伏的電壓范圍內操作,而數據通信設備的總線則在+43至53伏的電壓范圍內操作。中間總線的操作電壓通常介于8至14伏之間。 電源分配結構出現這樣重大的改變之后,集成電路、穩壓器及模塊式直流/直流轉換器也受其影響而飛速發展。最近業界更積極討論為負載點穩壓器制定一個業內標準。 目前業界已成立了三個聯盟組織(電源分配開放式標準聯盟(dosa)、負載點聯
而設備中的嵌入式軟件還在不停地促使您的汽車,洗衣機和電網向著智能化的方向發展。事實上,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經越來越難找到不包含嵌入式軟件的大型電子設備了。有誰會想到,為了去一趟雜貨店,我們的汽車需要多少電子控制單元(ECU)不停地運作?又有誰會想到,今天的汽車所能帶給我們的舒適享受已將過去我們認為煩惱,瑣碎的駕駛變成了一種美好的體驗。然而,然而,隨著基于軟件的設備變得更加普遍和復雜,嵌入式工程師越來越面臨著簡化設備的設計和測試過程,實現設備缺陷可追溯性的巨大挑戰。目前的嵌入式開發過程通常包括不同形式的設計仿真、驗證、確認和系統測試。在這些階段,設計和測試工具間很難過渡。這往往會造成需要將測試代碼,測試案例,和仿真與I/O接口重新寫入到模型中。此外,由于傳統設計工具也正變得越來越繁重,而模型和用例也日益復雜,我們很難將用于純仿真測試的多個模型連結在一起。這些問題對企業在利潤,人員需求,文檔化及產品上市時間等方面提出了挑戰。實時測試軟件的角色對之前開發過程中用到的設計和測試工具、模型以及仿真數據進行復用,是目前嵌入式控制設備開發的一個趨勢。許多設計和測試工程師在整個開發過程中會積極地復用設計模型。然而,如果這些工程師在設計流程中也對測試進行復用,那么就能進一步實現更高的效率和質量(見圖)。